查看原文
其他

净利润增长1500%后,骨科巨头完成收购

器械之家 2024-04-15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近日,骨科巨头Zimmer Biomet(捷迈邦美)宣布,已就收购植入物生产商OSSIS达成最终协议,收购金额未公开。


捷迈邦美此次收购,意在通过Ossis的定制植入物来扩大自己的骨科产品组合。受消息影响,捷迈邦美(ZBH)今日盘中最高涨7.51%,一度触及149.25美元,股价创2021年10月27日以来新高;截止收盘涨幅为3.03%至143.01美元/股,总市值达298.27亿美元。



据悉,早在2021年7月双方就已经达成首次合作。彼时,捷迈邦美拿到了Ossis公司3D打印钛基髋关节置换植入物的亚太区独家经销权。后于2022年12月,捷迈邦美将经销地区扩大至欧洲、中东和非洲。


捷迈邦美亚太集团总裁Sang Yi在公告中表示,“将Ossis超过16年的临床经验和工程专业知识与公司在亚太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广泛布局相结合,表明我们致力于为有需要的患者带来变革性的医疗技术进步。”


01
拆分后,净利润增长1516.67%

捷迈邦美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华沙,是全球领先的骨科设备制造商,源于2015年Zimmer捷迈(全球骨科第三)以140亿美元完成对Biomet邦美(全球骨科第四)的收购,正式合并成为Zimmer Biomet ,位居全球骨科第三;在关节类产品的细分领域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经过不断并购调整,已形成Knees、Hips、S.E.T.、Dental & Spin四大产品线,这个当年被戏称为“无名之辈”的公司Zimmer Biomet Holdings已在全球超25个国家开展业务,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地区,拥有员工17,500名。2020年位列世界财富五百强第414位,摇身一变成了全球骨科五巨头之一。



3D打印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深耕骨科的企业,捷迈邦美一直在稳步增加其在3D打印领域的业务。

该公司的OsseoTi多孔金属技术将人体CT数据与3D打印技术结合使用,可构建直接模仿人体松质骨结构的结构。OsseoTi多孔金属技术是由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合金材料制成的,可模仿人类松质骨的多孔结构,有助于组织向内生长和重塑,血管化以及骨骼与金属之间的紧密附着。


此外,2020年,该公司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胸骨骼制造商A&E,此举不仅仅加强的捷迈邦美的产品组合,更扩展了3D打印业务线布局。

2021年,该公司又与Ossis合作,拿到该公司髋关节置换植入物的地区独家销售权,进一步加强了其3D打印技术的产线。

业今年绩上涨明显


近几年受供应链与宏观经济压力影响,捷迈邦美的销售表现并没有显著增长。财报显示,该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69.4亿美元,2021年为68.27亿美元。全年归属于公司净利润2.31亿美元,上年为4.02亿美元。


但在今年开年以来业绩出现上涨,据财报披露,捷迈邦美2023财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8.31亿美元,去年同期收入为16.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09%;净利润为2.33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44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16.67%。


此前主要脊柱类产品受疫情影响,整体营收也随之下滑。为此,公司近年来进行了重大重组以精简变得更加集中,以从疫情阵痛中快速抽离出来,获得更多、更优化的资源分配以实现盈利核心业务的创新。于是,捷迈邦美迈出了向更加精简的业务转型的重要一步:业务分拆。


拆分计划


2021年9月,捷迈邦美宣布计划将脊柱和牙科业务分拆剥离,组成一家新公司名为“ZimVie”。

2022年3月1日,捷迈邦美宣布拆分完成,同一天ZimVie 的股票开始在纳斯达克市场交易。新公司将专注于牙科和脊柱市场,包括种植牙、手术工具、骨移植替代品、脊柱融合植入物、非融合替代品和数字护理管理解决方案。



脊柱业务退出中国


今年3月,ZimVie宣布将其脊柱业务完全退出中国。


在一份报告中,ZimVie对这一决定做出了解释:受到中国国内脊柱带量采购的影响,导致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失利。另外,由于种植牙集采政策,该公司管理层正在评估其牙科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态势。


20亿收购


尽管业绩受到冲击,捷迈邦美近年来仍在不断加深其产品布局。例如,在今年1月初捷迈邦美宣布,已达成协议将以2.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亿)的高价收购软组织开发商Embady。此举意在完善其运动医学领域产品线。



02
关于Ossis


资料显示,Ossis是骨科植入器械的“独角兽”企业。致力于提供个性化的3D打印植入器械和复杂的髋关节置换植入物,例如二次髋关节置换植入物以及涉及骨肿瘤和创伤的髋关节置换植入物。


早在2007年,该公司就开始为不同的患者生产个性化的人体植入物。但自2014年起,Ossis就将业务重心切换至3D打印钛金属植入物上,希望以此推动骨科手术的技术变革。


秉承“一生一个种植体”的理念,OSSIS 通过3D技术将独特的骨小梁结构打印到种植体上作为支架,以促进骨整合。

Ossis公司表示,对于肿瘤病例,除了这些3D打印植入物之外,患者别无选择。因为肿瘤生长迅速,外科医生需要一种可以快速交付的解决方案。而OSSIS可以在3周内提供肿瘤植入物。


肿瘤学解决方案流程


对于骨盆中的复杂肿瘤和肿瘤病例,OSSIS会创建一个定制的植入物来替换缺失的骨头并重建稳定的功能:


  • 利用3D打印技术和工程专业知识,Ossis可以重建锚点,用于软组织的重新连接;


  • 通过创建定制的切割轨道,OSSIS支持外科医生在术前规划骨切除;


  • 凭借其先进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在收到病人的扫描数据后三到四周即可生产出定制植入物。


03
3D打印医械市场

3D打印作为新兴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一进入医疗市场就备受青睐,发展迅猛。其原理是根据CT/MRI所输出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系统运算整合并对材料进行扫描制作,这一过程能够在材料成型工程中对其微观结构进行精确控制,快速加工制造成任意形状的3D复杂物体。


如今市面上常见的骨科和颅骨植入物、手术器械、牙冠等牙齿修复体和外部修复体,都能够看到3D打印的身影。尤其是在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3D打印凭借其“自由成型”的特点成为近年来的最优选择。


数据显示,全球3D打印医疗器械市场预计将从2021年的22.9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7.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4%。预计到2026年,该市场将以13.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44.9亿美元。



由此可见,3D打印植入物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外涉及3D植入物的领先企业有美敦力、史赛克、强生医疗等,国内企业有诺普再生、爱康医疗、健齿生物、华钛三维等。


美敦力



2019年,美敦力推出了用于复杂钛脊柱植入物3D打印的平台ARTiC-L脊柱系统,它采用蜂窝结构以促进周围骨骼的骨整合,还可以改善植入物的机械负荷分布。此3D打印技术叫TiONIC,旨在利用差分激光方法增强表面纹理,这些表面结构模仿了天然的小梁骨形态,增加了骨传导性并促进了骨整合。


史赛克



作为曾经的“全球十大骨科企业之首”史赛克从2000年开始就在产品研发中涉足金属3D打印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探索,史赛克开发出了专有的AMagine 增材制造技术,其多款植入物产品中都安装了通过该技术生产的3D打印部件,例如:在全膝关节植入物Triathlon Tritanium 中,创新性的胫骨基板和金属背髌骨组件均是通过AMagine增材制造技术和SOMA设计的。


此外,去年8月史赛克在爱尔兰正式开设了一家新的3D打印基地,以提升公司在增材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

强生



3D 打印技术最早一直是制造商在产品设计过程的一种原型手段。几年前,强生公司下属的 DePuy Synthes公司就开始使用该技术来为特定病人定制医疗器械和植入物。


其中,强生推出的TRUMATCH产品线,包括了用于 CMF 手术的植入物和手术导板,以及用于膝关节的截骨导板,这些如今都已经实现了个性化。这些个性化的装置往往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可以根据 CFM 手术的实际需求按需提供。使用病人的CT扫描数据,TRUMATCH CMF 还可以据此创建基于特定患者的植入物和手术导板。


诺普再生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生物3D打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开发创新的OPUS生物3D打印平台,基于领先的Organ Printing United System平台技术,为多材料在微纳尺度三维空间的精准分布以及个性化制造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据悉,诺普再生医学拥有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的OPUS生物3D打印平台。该平台采用新型的高精度、多工艺、多材料整合打印技术,可兼容多种生物打印材料及细胞生物墨水,并通过计算机仿生设计实现精准微纳制造,有效构建利于细胞长期生存和增殖的微环境,可实现从二维简单组织结构到复杂结构的再生与功能重建,具有真正的临床实用性。


爱康医疗


2017年12月,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将 3D 打印技术商业化,并应用于骨关节及脊柱置换植入物的医疗器械公司。爱康医疗主要的三个3D打印产品有髋关节置换内植入物、脊柱椎间融合器及人工椎体植入物等。


健齿生物


广州市健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牙科植入物研发公司,致力于填补国产种植体临床应用的空白状态,主要研发的产品包括:解决防菌等共性问题的机加工通用型牙科植入物,世界首创的、基于影像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牙科植入物。


华钛三维


广州华钛三维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治疗领域的公司。华钛三维现阶段主要的业务是运用3D打印技术设计和制作手术前预案模型和骨科手术导板,金属3D打印植入物业务依然处于开发和验证阶段。


--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来看,脊柱类3D打印植入物已取得了显著的商业化进展,虽然头部企业众多,但这一细分市场格局未定。那么未来不断布局的捷迈邦美能否冲出赛道引领市场?器械之家将拭目以待。




END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微信视频号

 器械之家 相关阅读

戳一下,更有料!

联影医疗上市后首份年报:营收增长近三成

2022中国新经济500强!械企大盘点

中国首个,内镜巨头设立生产研发基地

3.8亿,骨科巨头收购手术机器人

本土化,西门子医疗有大动作

强生这一部门,将拆分上市

刚刚,联影医疗打造放疗界最强生态圈

重磅,飞利浦携手亚马逊

国产口腔影像械企,获亿元融资

720亿,心血管巨头的反击


务合作:qxzj@landianyiliao.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